大眾中國 CEO 談差異:智能與實用分野下的汽車市場策略汽車
貝瑞德對大眾不把在中國開發的汽車賣到歐洲的原因進行了解釋,不同市場的汽車標準和法規差異也較為明顯,還能體驗到本地智能化功能帶來的便捷。
【TechWeb】大眾中國 CEO 貝瑞德近日指出,中國消費者和歐洲消費者在電動汽車偏好方面存在顯著差異。在中國,年輕用戶對電動汽車的 “智能座艙” 與 “語音交互” 功能習以為常,電動車主平均年齡不到 35 歲,他們熱衷于數字體驗。而歐洲電動車主平均年齡達 56 歲,更青睞實體按鍵,注重整車耐用性和操控體驗。
不同市場的汽車標準和法規差異也較為明顯,比如中國的 GB/T 標準和歐洲的 UNECE/EU 法規,在電動汽車電池測試、車輛軟件合規性等領域有著很大不同。汽車制造商需要投入大量精力進行工程設計和調整,以適配不同區域的標準。
在此背景下,貝瑞德對大眾不把在中國開發的汽車賣到歐洲的原因進行了解釋。貝瑞德表示,一方面在本地專注市場開發能顯著提升研發效率、控制成本,在中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這點尤為關鍵;另一方面中國本土車型若出口,需在合規與用戶層面進行大量調整,成本過高會影響商業可行性。并且,將產品與技術限定于特定市場,有助于企業在全球局勢動蕩時保持穩定,增強風險抵御能力。
貝瑞德強調,大眾汽車本地化產品兼具質量、安全和可靠性,用戶不僅能感受到德國工程技術的精湛,還能體驗到本地智能化功能帶來的便捷。他認為 “全球技術 + 本地創新” 的結合模式,是全球車企在不同市場站穩腳跟的關鍵所在。(Suky)
1.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,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
2.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TMT觀察網",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;
3.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。